关于我们

为每位客户提供先进的产品和专业到位的服务 为员工提供逐步成长、快乐创业的人生舞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
多维度智能化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创新发展研讨会圆满闭幕

时间:2025-05-13阅读:

多维度智能化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创新发展研讨会圆满闭幕

 

   2025年4月22日,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电磁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物理科技推广工作委员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新疆办事处新疆地质学会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局地球物理化学探矿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乌鲁木齐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新疆工程学院主办,北京桔灯地球物理勘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多维度智能化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创新发展研讨会》圆满闭幕。

1747106791522620.png

在开幕式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电磁专业委员会赵国泽研究员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物理科技推广工作委员会薛国强研究员分别致辞,表达了对当前地球物理探测技术迈入智能化、多维化时代,能够在本次会议中能够和大家一起深入交流和学习,共同推动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革新与技术成果的转化

专家充分围绕会议主题,将最近几年的科研成果和实践成果分享给与会嘉宾。以下为演讲专家报告专家报告演讲概述

成都理工学王绪本教授《综合物探技术在深部找矿勘探中的应用》

图片2.png

报告概述:王教授从多维度深入解析了综合物探技术在深部找矿勘探领域的应用。他指出,我国西部深层找矿面临着地表环境复杂、勘探方法受限等四大核心问题。通过列举多个典型找矿案例,系统展示了激电中梯、CSAMT、地空电磁技术等在精准推断矿致异常方面的实际应用成效,并针对四大“受限难题”进行了系统性解答。展望未来,王教授及其研发团队正聚焦人工智能、无人平台、多源数据融合等前沿技术展开攻关,力求通过技术创新与突破,在提升找矿效率与准度层面实现新跨越,为我国找矿事业的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薛国强研究员 白云鄂博稀土矿智能化探测技术》

图片3.png

报告概述:白云鄂博矿区是国际上著名的稀土矿床,长期以来资源量预测不清的问题、矿床成因问题和矿体空间展布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地球物理方法是透视地球的主要方法,通过定量的物理方法,研究地球内部的矿藏资源。中国科学院地球与地质物理研究所薛国强老师带领的科研团队研发了高分辨率瞬变电磁探测技术,采用自研的地空电磁装备,在白云鄂博矿区开展多尺度多维度探测技术体系方法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获得了高质量探测数据,建立电性源短偏移距电磁法+AI矿体三维定位技术理论,高效圈定深部稀土矿化异常,实现三维矿体成像,并有效追述矿体三维展布为国家找矿突破战略提供重要理论支持。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胡祥云教授 、南方科技大学杨迪琨教授《阵列电磁多参数探测》

报告概述:根据国家深部找矿目标即:明确成矿系统的深部结构、时空分布规律,构建完善的深部矿产资源评价与预测体系。由目标为始点引出实现目标的方法探索即:1、多参数从不同角度反映地下介质的特性。综合起来才能更全面地了解地下情况。2、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包括运用有限差分法、有限体积法、有限单元法等数值方法,构建起多数值方法正演计算体系。3、特定模型研究与案例实践探索电各向异性模型,在页岩区电磁法勘探中,该模型能更合理地解释实测瞬变电磁数据,有效消除深部虚假异常体。基于Cole-Cole模型开展频率域电磁阵列数据三维正演,在典型案例中进行混场源电磁响应分离与视参数计算,不断优化数据处理技术,提高对地下信息的提取精度。

1747107332135563.png

陕西地矿第二综合物探大队有限公司刘会毅高级工程师综合物探助力小秦岭深部找矿突破》:

报告概述:针对小秦岭找矿难题,构建深部综合物探技术体系。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和综合地球物理成果分析,圈定找矿靶区并进行钻孔验证,发现多处矿体。该项目实现了深部找矿突破,形成可推广的技术组合,为小秦岭及类似地区找矿提供了范例。



陕西地矿第二综合物探大队有限公司刘会毅高级工程师综合物探助力小秦岭深部找矿突破》:1747107561127352.png

报告概述:针对小秦岭找矿难题,构建深部综合物探技术体系。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和综合地球物理成果分析,圈定找矿靶区并进行钻孔验证,发现多处矿体。该项目实现了深部找矿突破,形成可推广的技术组合,为小秦岭及类似地区找矿提供了范例。



东华理工大学吴志春教授《江西相山火山盆地三维地质建模及深部地质特征》

1747115346733089.png

报告概述:在对江西相山火山盆地进行研究,阐述区域地质背景后,分层次构建三维地质模型。分析各模型的建模数据、单元及地质特征,揭示盆地构造格架、基底特征等。为该地区铀矿及其他矿产找矿提供了重要地质依据,助力矿产勘探工作的顺利开展。



中国矿业大学岳建华教授《矿山隐蔽致灾因素调查方法与技术》

1747115435496500.png

报告概述:聚焦煤矿隐蔽致灾因素,阐述调查背景、灾害类型及发生机理。介绍多种地球物理调查方法,提出钻探物探协同技术框架和多阶段融合工作流程。给出典型场景勘查技术组合,分析技术优势与实施要点,强调多技术结合、数据融合及动态监测,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赵国泽研究员《天山和邻区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及其研究意义》1747115586122864.png

报告概述:对天山和邻区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展开研究。通过 MT 数据分析解释,揭示了该区域的电性结构特征,如浅层纵向电导、地壳低阻层等。研究成果对理解天山隆升机制、板块边界以及强震分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为区域地质研究和灾害预防提供了关键依据。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陈小斌研究员《大地电磁自由方法探测技术及其应用》1747115732103964.png

报告概述:针对极端复杂地形区AMT/MT施工困难的问题,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防治研究院陈小斌研究员团队提出大地电磁自由方位布极探测技术。在野外观测方式上允许每个测点布极方位不同、允许非正交布极、半张量观测/标量观测等,实现了各种观测布极方式下大地电磁响应解算和任意测点旋转角三维反演技术。这一探测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大地电磁对观测环境的适应能力,只要有一条小路就可以进行大地电磁探测。



南方科技大学杨迪琨教授 《半航空总场磁电阻率法及野外试验研究》

1747115874941105.jpg

报告概述:提出半航空总场磁电阻率法(SA-TFMMR)介绍其理论方法、模型测试,分析该方法的敏感度及多源反演策略有效性。通过四川会理铜矿野外试验,实现磁电信号分离及电阻率反演,为复杂地面条件下地质探测提供了新方法。



安徽省勘查技术院熊强高级工程师覆盖区深部物探技术研究及应用》

1747115912393611.png

报告概述:介绍找矿成果与特色,分析覆盖区矿产勘查背景、现状与难点。以五河地区金矿整装勘查为例,说明综合地球物理找矿方法应用,提出覆盖区找矿物探勘探思路,探讨矿产物探存在的问题与思考,对覆盖区找矿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



陕西地矿第二综合物探大队有限公司卢琳高级工程师《重力大数据建设》

1747116004663076.png

报告概述:陕西地矿第二综合物探大队有限公司在原地质矿产部区域重力方法技术中心区域重力数据库的基础上搭建了重力大数据服务平台。平台通过整合海量地面重力观测数据和卫星重力数据以及其他多源异构的地质信息,构建了全方位的重力数据资源池。利用自主研发的智能算法,实现了数据的高效清洗、融合与可视化呈现,为地质勘探、资源勘查等提供精准决策支持。除此之外,该平台开创了数据资产化运营新模式,以数据流和价值流双流驱动,形成数据交易资源池,打通数据孤岛、打破部门、行业、区域壁垒,为不同用户群体建立了跨行业和纵向跨部门联合的应用服务窗口,构建了 “数据 + 技术 + 场景 + 资本” 的全链条合作生态,实现从 “单一数据提供者” 到 “生态价值共创者” 的转型,助力传统地勘行业数字化转型,也为自然资源领域的数据要素市场化探索了新路径。



北京桔灯地球物理勘探股份有限公司吟泽高级工程师《地球物理仪器新进展》1747116046843939.png

报告概述:介绍北京桔灯地球物理勘探股份有限公司在地球物理仪器研发的情况。并重点对AI全功能电法工作站、Aether大地电磁系统、Horn3D全真三维激电仪、Both电磁震多参数智能采集系统进行了介绍和案例分享。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局庄道泽高级工程师《新疆东天山综合信息成矿预测模型》1747116118674221.png

报告概述:聚焦新疆东天山,阐述其地质工作程度、成矿条件等概况。分析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与规律,划分成矿单元。构建多个典型矿床的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如土屋斑岩型铜矿、黄山岩浆型铜镍矿等。强调找矿需循序渐进,依据区域规律圈定靶区,不同矿种采用不同方法组合,为东天山找矿提供重要指导



中国地质调查局军民融合地质调查中心吴文贤《隐伏矿找矿突破案例分析》

1747116195711530.png

报告概述:通过在云南保山西邑铅锌矿区已知典型矿段开展多方法、多参数、多装置综合物探找矿试验,建立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找矿模型,并用于外围找矿预测,新发现找矿靶区2处,指导找矿2处,经钻探验证,直接新增铅锌储量近10万吨,在成矿带内推广示范。依据该找矿模型思路,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玄武岩覆盖区圈出了隐伏中酸性火山机构位置,查明了覆盖区控矿构造和矿化蚀变带分布状况,结合区域地质和化探资料,部署验证钻孔,取得银铅锌找矿突破。



中南大学戴世坤教授《波场全息解译》

1747116257921740.png

报告概述:研究电磁波场全息数值模拟与反演成像方法。介绍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现状,详细阐述算法流程、验证、特点及应用效果,该方法能高效高精度模拟和反演,在地球物理勘探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前景,可助力精准定位和定量评价。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陶德强高级工程师《数智化时频电磁监测技术及应用》

1747116302117240.png

报告概述:在重磁电勘探领域深度推进数智化技术融合,通过多维度技术创新实现了以时频电磁压裂技术为代表的突破性应用。经过持续的技术研发迭代,成功研发基于4G/5G节点电磁仪的云端智能监测系统,通过融合4G/5G通信、云端计算与人工智能算法,实现了对水平井压裂过程的实时动态监测。该技术体系构建了从硬件设备到软件系统的全自主技术链,具备高安全性、低延迟响应、高处理效率等显著优势,标志着我国在非常规油气开发监测领域取得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唐小平高级工程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局地球物理化学探矿中心蒋忠祥高级工程师 《大功率综合电法找矿实践及启示》

1747116614285472.png

报告概述:介绍大功率电法概况、仪器设备,通过某地等多个勘查案例,展示其在找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工作中的问题与经验,总结该方法在深部地质结构探测、矿化靶区优选等方面的作用,提出重视深浅结合、多方法协同验证等启示,以指导后续找矿工作。



新疆工程学院齐兴华教授《基于人工智能与粒度数据的压汞曲线预测》

1747116651694748.png

报告概述:以某砂岩地层为研究对象,利用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方法,基于粒度数据预测压汞曲线。通过测量样品相关曲线构建模型,研究发现插值可提升预测效果,但并非越多越好,神经网络在拟合中表现相对较好,为储层孔隙结构研究提供新途径。



山西省煤炭地质物探测绘院有限公司杨晓东高级工程师《煤层气地震勘探关键技术应用》1747116740479847.png

报告概述:针对山西沁水盆地深部煤层气埋深大、目的层薄、含气性预测难度大等难题,开展了相关研究及应用:(1)采用“宽方位、宽频、高覆盖”的采集手段,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利用井控与OVT处理技术,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获得了高品质的地震数据体;(2)利用叠后地震智能化混沌反演技术精细刻画了3m厚的薄煤层,解决了煤层等薄储层的识别问题,有效提高了地震勘探资料的垂向分辨率;(3)利用叠后、叠前地震多参数反演技术,综合预测了目的储层的含气性及分布特征;(4)基于多尺度裂缝智能检测方法,以OVT数据为基础,预测了煤系裂缝走向和密度分布,为压裂设计提供了依据;(5)基于测井取芯、叠后属性、叠前反演,联合预测了目的煤层煤体结构;(6)优选了有利区,提出了水平井井位建议,提高了钻遇的准确率,为煤层气水平井的施工提供了可靠地质依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局地球物理化学探矿中心王伟明高级工程师《电法勘探技术新进展及新疆找矿应用实践1747116786102415.png

报告概述:介绍了当前国内领先的电磁法设备及应用成果,如:三维激电测深、广域电磁法、宽频电磁法、时频电磁法、-地激发极化法(井中充电)在新一轮找矿突破中的应用成果。阐述了综合物探方法在铜镍矿找矿应用成果,利用重、磁圈定基性-超基性杂岩体的边界范围,激发极化法圈定硫化物异常范围,井-地激发极化法(井中充电)进一步精细化异常,为钻孔布设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同时也为矿山深边部找矿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新疆大学张莹莹教授《基于FASSA-CNN-LSTM 的瞬变电磁深度学习反演方法》

1747116967133097.png

报告概述:针对瞬变电磁反演的问题特性采用卷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CNN-LSTM)这种混合深度神经网络,CNN层用于提取瞬变电磁数据空间特征,LSTM层进行时间序列预测。提出在模型训练阶段采用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结构进行超参数寻优降低训练成本提高模型精度。最终在输出层得到与输入的电磁响应数据对应的地层电性结构特征(深度-电阻率),实现瞬变电磁数据深度学习反演。



北京桔灯地球物理勘探股份有限公司黄申硕高级工程师《无人机低空物探案例介绍》

1747117016132882.png

报告概述:介绍了无人机航空物探的设备及主要指标,对于航磁、航放、航重、航空电磁技术的综合应用进行了使用案例分享。分享了低空物探技术在矿产勘查、地质调查、工程勘察等方面的案例。指出了航空物探技术的发展可以为解决复杂环境下的勘探难题提供思路,为地面物探工作提供了有力补充。



此次研讨会圆满落幕,赢得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专家们精彩的报告、深入的交流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分享,极大地拓宽了参会者的视野,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承办单位北京桔灯地球物理勘探股份有限公司凭借专业的技术团队、高效的执行能力和精益求精的服务态度,为会议筹备与举办提供了全面而高质量的保障。












上一篇:北京桔灯地球物理勘探股份有限公司最新宣传片 下一篇:自然资源部发布首批找矿装备升级、研发、推广、替换清单